花和尚的事情固然不值得同情,也是罪有应得,这无可厚非。我记得10多年前就有人在陆陆续续地举报释永信了,到现在才倒台,这背后多方势力的博弈,恐怕不是你、我这类的吃瓜群众所能理解的。早些年,这波调查人都去哪儿了?树倒猢狲散,中国佛教协会也在第一时间注销了花和尚的度牒。
中国太多的媒体人、创作者整天为了猎奇内容,吸引流量,处心积虑,一有风吹草动,赶紧闻风而动,这让我想起了司马迁在《史记》货殖列传中提到的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”。只要有馒头,顾不上是否沾了血,能吃就行。
吃瓜群众是可怜的。这部分群体在贡献了点击、流量,甚至是为流量而付费的同时,很多时候还蒙在鼓里,不明真相。这不,警情造谣骗了多少人点击,少林寺是在登封,和开封没有半毛钱行政关系。
在以往的日子,我们总听说“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”,可是,在很多时候,我却喜欢用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来比喻,似乎在更贴切事实。
也不知从何时起,对于许家印、宗庆后、释永信等这类的事件,我不再花心思去琢磨、讨论与批判,更多的只是闻之一笑而过。这些人离我们太遥远,遥不可及,那不是我们生活可以触及的地方,我们需要定位好自己的生活角色。
我坚信莫言说过的一句话: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,都是半人半鬼,凑得太久,都没法看。这个世界也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,不要太相信权威,也不要太较真,认真,你就输了。
还是回归现实,两耳不闻天下事,一心做好跨境人。
不明真相的跨境电商人
花和尚事件引发的吃瓜群众热度,让我想起了喜欢围观、缺少主见的中国人,遍布于各个领域,一茬又一茬。跨境电商也不例外,韭菜生生不息。
这不,时下被吹捧、吹嘘的跨境电商TIK TOK热,就是一场不明真相的跨境电商人围观事件。

先上结论:今年我在这间办公室至少听到了30波人说自己做Tik Tok,就没有听到几个说自己赚钱的(当然,万事无绝对,我们不是说没有赚到钱的,但比例太小),这是实话!不是说价格高度卷,根本没有利润,就是店铺审核严格,经常死号,天天给服务商买店铺送钱。
但是,TikTok Shop跨境电商,2025年被吹得很火。
-
东南亚市场持续扩张,卖得动;
-
英美市场正在渗透,内容电商模式大受欢迎;
-
各路MCN、培训营、服务商排着队告诉你:“你也能做TikTok Shop,日出千单,月入十万。”
但真的是这样吗?
不妨换个说法:2025年的TikTok Shop,就像一个数字庙会,光鲜、热闹,却只剩下两种人——唱戏的和尚和围观的香客。
-
唱戏的是谁?是平台、是头部机构、是那批赚培训费的MCN;
-
香客是谁?是你,是我,是那批带着希望“出海发财”的普通创业者。
当你满心想着“借平台出海”,平台早已把你算进“获客成本”;当你认真听“月入百万”的案例课,对方的商业模型里你只是买了课的用户而已。
你以为自己是合作伙伴,其实只是香火钱。
TikTok跨境电商的割韭菜机构们和你说:
-
你不需要真的懂运营、物流、投流;
-
你只要相信“内容+货架”能爆单;
-
你不需要供应链,只需要“加入我们,有人帮你搞定一切”。
听起来是不是和当年庙门口的“免费算命送玉佛”如出一辙?
平台的“玄”,包装的“神”,课里的“发财梦”,正是这场数字庙会最精致的收割道具。
看看这三类典型的“香客卖家”:
1)、搬内容当和尚:剪视频以为能发财
这一类人最多,花了几百块买剪辑教程,用AI变声器搬运内容,以为只要挂个链接就能坐等收钱。现实却是:
-
视频播放量上不去;
-
点赞评论全是“水号”;
-
一出单就遭平台风控;
-
没几天账号被封,店铺关门。
他们不是在运营,而是在念经,只不过没人听。
2)、 有货源却没有流量:真佛却没人烧香
还有一类人是淘宝、1688转型的传统卖家,供应链没问题,价格也有优势。但TikTok是内容电商,你没有爆款视频,没有达人带货,没有品牌故事,就没有流量。
你以为是“庙小和尚多”,但实际是没流量的庙,不论你香多好,都没人进门。
3)、全靠代运营,最后佛像都卖了
还有最惨的一群人:完全不懂,只是看“别人赚钱”,花了几万交给所谓的“保姆级代运营”:
-
店铺开起来了,但没单;
-
视频发了,但是模板号,平台不推荐;
-
仓库对接了,结果物流延迟、差评不断;
-
账号被封,资金被冻结,退不回来了。
这就像你捐了十万修庙,结果被师傅请你出门,连香都没烧上。
所以,综上所述,你应该不难明白,不明真相、轻易入局的TK人,最好的情况是“出单挣辛苦钱”,大部分情况是赔钱关店、货压仓库、账号被冻结。
哪怕你真的跑出来了,平台政策朝令夕改,一个直播间限流、一个物流规则变动,轻则断单,重则账号封闭,白干半年。
所以,别只盯着释永信有没有吃肉,也看看自己是不是正在被平台烹菜。
当然,万事无绝对,TIK TOK不是不能做,而是要先认清两件事情:
1)、TikTok跨境是“重运营”的复杂系统
想靠“剪视频”“发产品”就赚钱,不现实,你需要团队来操盘:
-
懂内容:短视频/直播/达人矩阵;
-
懂转化:投流、站内SEO、货架管理;
-
懂供应链:选品、物流、退货、客服;
-
懂平台规则:合规、政策、结算、安全。
缺任何一环,都是坑。
2)、别只盯着赚钱的和尚,要盯着庙是怎么倒的
-
有人出单,但大部分人没赚到钱;
-
有人成功,但多数靠极强执行力和资源;
-
真正赚钱的,不是卖货的人,而是卖你希望的人。
2025年最大的误解就是:以为TikTok跨境是“新淘宝”,人人能发财。
它其实更像一座开在算法世界里的现代寺庙——看起来人人可进,但真正能出家修行、坐等香火的人,少之又少。
释永信的新闻还在滚动更新,他是不是吃肉,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真相。但TikTok Shop的真实现状,你只要稍微入局、了解几位“失败者”的经历,就能看得清清楚楚。
别在围观方丈吃肉的同时,忘了自己正被平台“慢火炖着”。
2025年,“爆单神话”遍地都是,但大多数人连庙门都没摸到,就已经被当作香火钱烧掉了。